:::

本地介紹

歷史沿革

更新日期: 2021/07/14
|
瀏覽人數: 306人
  永靖地區在漢人未入墾前,大部分屬平埔十族中,洪雅族大武郡社所有。獨鰲、敦厚及崙美村一帶則屬巴布薩族的東螺社所有。以狩獵為主,兼簡單的農業生產。   清康熙末年,十五莊圳(八堡二圳)築成後,漢族由福建、廣東遷徙至此定居及開墾,歷經多次變遷。   清雍正九年設永靖總局,後改永靖保良局,在清朝時期,本地人的村莊意識很強烈,同一個村莊的人都會互相幫助。本地區於當時的行政區域屬於武西堡,還沒有一個名稱足以代表永靖地區。   經過一百年的發展,清嘉慶十八年永靖地區已經充分開發。此時,附近客家村落基於商業貿易及聯絡鄉誼的需要,眾人商議「在關帝廳莊前,置田一十六甲,建為街市,共費去銀四千六百八十員(圓)」。這種做法類似現在的都市計畫,並請當時知縣楊桂森命名為永靖,其涵意是「期勉閩粵和平相處永久平靖」,此乃永靖街名由來,以後的演變是以街市名為莊(鄉)名。契約中提及建立家鄉的共同信仰中心—三山國王廟「永安宮」,及「學校所以作養人材,茲此街日後要起文祠,六份內於地有合用者,長闊將別店地易換……」,於文祠設學堂。只可惜永靖街於道光六年毀於閩粵械鬥之亂。   甲午戰敗被日本佔據改稱永靖區,初期,永靖地區大部分劃屬帝廳區,其行政區域分為關帝廳(現永靖鄉)、湳港溪、五汴頭、湳港舊、陳厝厝、崙子、獨鰲、同安宅、竹子腳等堡。永靖西區劃屬羅厝區或海豐崙區。   民國九年修改地方自治制度改稱為「永靖莊」,設置永靖庄役場(永靖大字內現在郵局對面地址)所管轄九大字,行政區分為廿四保。   迨至民國三十四年抗戰勝利,行政區域隸屬台中縣,下分廿四村,各村設置村辦公室各掌自治行業,民國三十九年,行政區域調整劃分隸屬彰化縣管轄。   永靖是一個可愛的地方,稱得上地靈人傑,它擁有濁水溪豐沃的土壤,及全島最古老的灌溉設備(地靈) ,且居民有傑出的農耕智能與技術,及勤儉奮鬥的習性(人傑)。日據時期即從事果苗、甘蔗及種兩期水稻的多角化經營,全省荖花、荖葉的投資技術指導,自日據以來,本地農產品早已商業化。   以民族學角度來看,世居於永靖者約有七成來自廣東潮州府饒平縣的客家人,但因居於閩南人數居多的彰化平原,大多數居民已閩南化。語言有特殊的「永靖腔」,常以下列句子來表現出永靖人台語發音的不同:「永靖枝仔冰,冷冷硬硬」。
本所提供使用者有文書軟體選擇的權利,本網站文件皆為ODF開放文件格式,建議您安裝 免費開源軟體 或以您慣用的軟體開啟。
分享給朋友 Line Line 列印 列印
資料處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