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區劃、防火間隔、消防設備是建築防火的主要領域。一般認為的區劃可分為:一、同層平面上的區劃。二、異層平面之間的區劃。這樣雖然也沒什麼錯,但撰寫者認為採以下分類能更加了解底層邏輯,有助於判斷。文末將談到[用途區劃]之迷思。防火區劃按優先程度及原理排序:一、【包裹型區劃】特定空間與其他空間之隔離:這一類的空間需要被優先保護,包含火災時總是最多人在此活動、或總是逃向此處、或是本身特別容易失火,將其包裹能最大確保生存。(一)戶區劃。(二)安全梯區劃(及豎道區劃、挑空區劃)。(三)特定用途空間區劃。二、【隔斷型區劃】區域間之隔離:阻滯火煙迅速蔓延的空間切分。(一)棟區劃(隔)。(二)樓板區劃(隔)。(三)面積區劃(隔)。(四)特定用途間界面區劃(隔)。1.包裹型區劃是全方向檢視就像一個袋子。隔斷型區劃就像一道牆。2.如果誤將[包裹型]誤認為[隔斷型],可能會導致設置不足數量的防火門,導致原該全面包裹保護的空間失去保護效力。3.區劃上的門窗需採防火門窗,區劃上開口(空調風管)要以防火時效設備適時格擋,但水管與電線的開口不在此限。※過去,糞管、排水管可以穿越戶的地板進入樓下空間,雖然水管貫穿不算破壞區劃,但仍是打破了戶區劃之原則,112年後已修法建議採[同層排水],未來傾向強制要求,進一步推進區劃嚴格性。4.同一空間可能會並存多種區劃方式。5.法規上要求將[區劃之牆或樓板]延伸至外牆之外形成[防火突出],但因為很醜,所以通常會藉由但書來避免設置。————以下為[包裹型區劃]————戶區劃隔離戶內空間與其他空間之[包裹型區劃]。#86舉例:A戶與B戶之間有分戶牆,該分戶牆是[包裹型區劃]的一部分。A戶與公共走道之間有分戶牆與大門,該分戶牆是[包裹型區劃]的一部分,該大門應為防火門。A戶與樓下E戶之間有分戶樓板,該分戶樓板是[包裹型區劃]的一部分。※宿舍的每一個隔間,稱為[使用單元],而不稱為[戶],故隔間之間沒有[戶區劃],這其實是一種當前的妥協、法規輸給了房東。※一幢一棟一戶時(獨棟),沒有戶區劃。安全梯區劃(豎道區劃、挑空區劃概念類似)法規不推崇嚴格的[層間區劃](對於低強度建築而言成本太高)。無嚴格的[層間區劃]自然會導致火煙快速逐層竄升,為了彌補此一安全漏洞,而將中高強度建築之安全梯予以[包裹型區劃]。#96、#96-1舉例:一戶一棟三層辦公樓,就會要求至少配備一座以上的安全梯(並區劃),但也容許設置冗餘的非安全梯、或非直通至避難層的造型樓梯。※安全梯區劃容易被誤解為[隔斷型區劃]。舉例:一戶一棟三層樓辦公樓,內有一座樓梯,以包裹型區劃計算是3樘防火門(各層1樘),以隔斷型區劃計算是2樘(三層樓用2樘防火門就能隔開)。這是不清楚底層邏輯容易犯下的錯誤,也是災難性的。※可再區分為[同戶內異層間安全梯區劃]與[非戶內異層間安全梯區劃]:後者通常於某一處通向[公共空間],故使用者更傾向[上鎖]而使避難失效。豎道區劃、挑空區劃邏輯上同安全梯區劃。只是各自功能不同而已,總之都是[包裹型區劃]且貫穿多樓層。#79-2。※[安全梯區劃]+[豎道區劃]+[挑空區劃]+[樓板區劃]=可共組針對高強度建築的嚴格[層間區劃]。※安全梯區劃、豎道區劃要額外遮煙性能。特定用途空間區劃邏輯上同戶區劃,都是特別需要被[包裹式保護]的部分。包含:可以代替面積區劃的大空間區劃(#79-1)、放映室(#128)、B3廚房(#86)、高層廚房(#243)、地下中央管理室(#182)、高層防災中心(#259)、醫療照護社福之寢室(#86,弱化-不燃材料即可)、避難走廊(#92,弱化-免防火門窗)————以下為[隔斷型區劃]————棟區劃(隔)棟之區劃牆要有防火時效,防止向另一棟延燒。#1四十三基於定義,[棟區劃]必須[從頂層到地面層、完整無開口],比起防火區劃牆更為嚴格,禁止設置任何防火門窗供人移動、禁止空調風管、冷媒管、消防管、瓦斯管等開孔行為。※[一般人認為的棟]其實是[法規上的幢],[一幢]裡面可以有許多[棟],棟與棟之間以物理的牆(棟區劃)分隔。※理想上連電線與水管都不能互通、區劃牆內也不該埋管(否則某一處會特別薄弱)。※沒有[幢區劃],因為定義上幢本來就不相連,但另有[防火間隔]。樓板區劃(隔)樓板要有防火時效,防止向上或向下延燒。#79-3樓板區劃單獨存在時無法發揮作用,必須將[安全梯區劃]+[豎道區劃]+[挑空區劃]+[樓板區劃]合併一起看才能發揮效用。舉例:一戶一棟三層樓辦公樓,只有一座樓梯且依據#96必須改為[安全梯],如果二樓起火,火煙便會被[樓板區劃]及[安全梯區劃]限制在二樓。但若是一戶一棟三層樓住宅,只有一座樓梯(免安全梯)如果二樓起火,火煙並不會被樓板阻攔。面積區劃(隔)防止於同一平面上快速延燒。#79、#83、#202僅以[當層]的面積進行檢討,不[跨層]累計面積檢討。超過一定面積時,以[面積區劃]區分為數個部分,使每個部份都不超過一定面積。特定用途間界面區劃(隔)下列特定用途的界面上需要區劃以防止延燒:同一層內不同用途之區劃(變使#5)、互為避難分區之區劃(#99-1)、屋頂避難平台與其他空間(#99)、工廠類作業廠房與其附屬空間(#271)、地下緩衝區與一般建物地下層(#181)、地下使用單元與地下通道(#201)附錄:用途區劃的迷思當我們看到建築物[各層]/[同一層內]有不同使用類組時,會突然疑惑「用途變更是不是要作區劃阿」?各層用途不同時[沒有]用途區劃:方才提到建築物[垂直區劃]係多種區劃之組合。技術規則沒有說「上下層用途不同就要區劃」。#79-1也沒有說「C類生產線部分一定要自成一區劃(條文在說明以大空間區劃代替面積區劃)」。意謂:小面積前提下,二層以下[任意用途+任意用途]之組合多免區劃。舉例:(以下均僅為1戶,多戶自然要[戶區劃]且均為小面積)a1.共二層,一樓為C2,二樓為H2,本無用途區劃,亦免作安全梯區劃。a2.共二層,二樓為C2,一樓為H2,本無用途區劃,亦免作安全梯區劃。a3.共三層,一樓為C2,二三樓為H2,本無用途區劃,亦免作安全梯區劃。a4.共三層,一二樓為C2,三樓為H2,本無用途區劃,但應作安全梯區劃。a5.共三層,二樓為C2,一三樓為H2,本無用途區劃,但應作安全梯區劃。a6.共三層,三樓為C2,一二樓為H2,本無用途區劃,但應作安全梯區劃。a7.共六層(不適用#96-1),一樓為C2,二樓以上為H2,本無用途區劃,但應作安全梯區劃。b1.共二層,一樓為G3,二樓為H2,本無用途區劃,亦免作安全梯區劃。b2.共二層,二樓為G3,一樓為H2,本無用途區劃,亦免作安全梯區劃。b3.共三層,一樓為G3,二三樓為H2,本無用途區劃,亦免作安全梯區劃。b4.共三層,一二樓為G3,三樓為H2,本無用途區劃,亦免作安全梯區劃。b5.共三層,二樓為G3,一三樓為H2,本無用途區劃,亦免作安全梯區劃。b6.共三層,三樓為G3,一二樓為H2,本無用途區劃,但應作安全梯區劃。b7.共六層(不適用#96-1),一樓為G3,二樓以上為H2,本無用途區劃,但應作安全梯區劃。此外,無法區分使用類組之空間名稱(如:停車空間)應將其視為隨附於其主要用途,不能算是[其他用途],如同不會因為RF層名稱為[樓梯間]就要求與前一層作出區劃。同一層內用途不同時[有]用途區劃:依據建築物使用類組及變更使用辦法第5條略以:「使用類組應整層為之,但做出防火區劃且確保逃生通道的情況下(還有其他要件),同一層內允許有不同用途。」故同一層內之不同用途,應有防火區劃,即[用途區劃]。總之,提供以上方法,應能幫助各位提綱挈領了解法令,做出又好看又安全的設計。如果不喜歡條文式審查,尚有[防火性能評定]、[防火避難綜合檢討評定]等模擬方法以驗證安全。建設課 詹盈傑技士 04-8761122轉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