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須知:一、套繪管制是執行建築法「不得重複使用」全部手段的統稱。二、當初提供給特定執照使用的[範圍],該範圍就是[有套繪]。三、當初同意某土地全部提供使用,就是[有套繪(全部)]。四、當初同意某土地一部分提供使用,就是[有套繪(部分)]。(經常是某人僅持份一部份)五、地籍圖就算經過變化,當初[提供使用的範圍]不隨之改變。因為土地法不干涉建築法。惟符合[重劃後視為原有土地]時除外。六、土地編定就算經過變化,當初[提供使用的範圍]不隨之改變、不會失效。因為其他法律不干涉建築法。七、[受套繪管制的範圍內]不可任意分割,但可[取得允許後分割]。八、[受套繪管制的範圍外,同一筆土地的其他部分]仍可以分割。但因為[提供使用的邊界]在多年以後模糊且混沌不明,故執行不易。九、機關或個人任意將[未提供範圍]納入[面積計算]或錯認[有提供],均為不正確。十、不論當初[提供土地這個民法行為]有無違法,只要使照繼續存在,公法的套繪管制便存在。十一、[完工證明]證明建物[建管起始日前已完工,故不受建管],沒有產生套繪管制。十二、[未完工證明]證明建物[建管起始日尚未完工,應予補照否則屬於違建]又同一地點沒有查到相應的使用執照時,代表建物屬於[違建],沒有產生套繪管制。十三、領有建造執照卻未申領使用執照(程序違建)者,隨建照過期而失去套繪管制。十四、建物[不存在]後,套繪管制[原則上可以消除],但仍要辦理一些程序(補拆照)。十五、建管單位仍有[各式各樣的進階手段]進行[套繪判別],不限於本文提出的方式。機關辦理套繪管制的特性:一、[套繪管制]並非[僅牽涉1個機關],而是[牽涉所在地公所、所在地縣市政府,至少2個機關],倘為[田地目]或[旱地目]土地[更牽涉周邊十公里範圍內的所有建管單位]。需依據土地演進歷史進行判斷。二、小機關多採[資料庫套繪],大機關多採[圖台套繪+資料庫套繪]並行。精確度普遍尚待改進。三、因為[機關]眾多,各機關查詢的結果及[表達方式]會有落差,有機關區分[全部]或[部分],有機關不區分一率回答[有套繪]。四、有的機關僅就[地段號表示法]進行查詢比對,並不在意[當初真正提供的範圍在哪裡],你我也只能尊重並自力救濟。五、有的機關僅就[反正地籍謄本上面有套繪註記,那就有套繪],而不理會[地政謄本的註記存在相互繼承特性]及[地政也會登記錯誤、漏畫分割線],你我也只能尊重並自力救濟。六、法律上不存在[無套繪證明]此種證明。所有查詢與回覆均僅為[觀念通知]的[非正式文書],非屬[行政處分]、亦無法提出[訴願、行政訴訟]。此間刻意包含[容錯空間]因為沒有人有能力一肩扛起60年的歷史共業,故答覆必須是含蓄的、保留的,多使用[尚查無]、[無法律上效力,僅供參考]等文字。怎樣叫做「有套繪?」[套繪]是[圖學用語],意思是「以某圖做為底圖繪製其上、或疊圖觀察之」。撰寫者經由下列程序判斷土地有無套繪管制,概述如下:一、釐清「現在所詢問的這塊土地,自3X年起的歷史流變」建議繪製樹狀圖、心智圖表示。土地現在的[這一個地段號]究竟是如何而來,他分裂自誰?它的[祖先地段號]是誰?中間有過更名(重測)嗎?重劃、混合重劃、先徵收後重劃嗎?可利用[新簿]、[舊簿]、[異動索引]找出土地歷史演進關係。除了[重劃]有時關係複雜,基本上都能繪製出[完整的樹狀圖]。二、將所有[樹狀圖上所出現的地段號]放入[資料庫]比對。倘比對有結果則[調閱卷宗]進一步確認。倘比對無結果則認定[無套繪]。樹狀圖應紀錄其[變化的年份],用於提前排除[不可能的情況]。例如43年已分割的兩串[樹枝],民眾所詢問的土地在[第二串樹枝]上,經比對[第一串樹枝上某一筆土地]有65年使用執照,但65年時[兩串樹枝早已分家],這樣就不用調閱這張65年使照的卷宗了。三、調閱卷宗詳細探考[實際提供使用的範圍在哪、對應到如今在哪],並將[發現]記錄到資料庫中,供下次查詢時免作重複的事。[卷宗第一張圖]常會繪製[當時周邊的地籍圖],我們可以藉由[地籍圖特徵]分辨出[當時提供的範圍,現在對應在哪],並判斷特定土地有無套繪管制、或部分套繪管制。建議於資料庫內紀錄[某一使照當初提供使用範圍,現在對應的土地在哪、是否部分提供],紀錄方式為「現在段100地號、現在段101地號(部分)」。建議另闢一欄紀錄[容易被誤會有關但其實無關的土地]紀錄方式為「現在段100-1地號無關」。■調查繪製樹狀圖■調閱竣工圖判斷如何把「以前套繪」轉換成「現在套繪」?其實方法已經在上面已經說完了,如果能達到此精細程度,相信絕大多數機關都能接受。以下給予維權民眾幾個建議:一、勤跑[地政事務所]或使用[網路申請方式],多利用[新簿]、[舊簿]、[異動索引]等工具找出土地歷史演進關係。除了[混合重劃]關係複雜,基本上都能繪製出[完整的樹狀圖]。二、繪製完畢[樹狀圖]後,羅列[所有出現的地段號]請機關一一比對。三、比對若有結果,可利用[檔案調閱]調閱[竣工圖]來進行[實際提供使用的範圍在哪、對應到如今在哪]程序。農舍:「以前套繪」僅一筆坐落地,但經過分割,如何判斷「現在套繪」?當初申請時為一筆坐落地,後因故經歷分割,「分割後仍遭農舍坐落者」當然繼續保持坐落地身分且可能形成[多筆坐落地],此外其餘「分割後未遭農舍坐落者」則轉型為[配合耕地(配地)]。建設課 詹盈傑技士 04-8761122轉276>點此返回QA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