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紙容器回收

歷史訊息
| |
瀏覽人數: 7人
|
循環經濟 紙容器的未來 
 
吃過的便當、喝過的牛奶盒,這些不是紙類,叫做「紙容器」,不能跟報紙、紙箱、紙盒一起回收,因為裡面有層防水阻油的PE塑膠膜,回收時要另外處理。因此在環保署回收基金管理會,有項特別針對紙容器的項目,向紙容器製造或進口業者徵收費用,補貼給回收處理業者。 
 
拿起牛奶盒或便當盒撕一下,就會看到內部有層透明塑膠膜。所以紙容器回收時,要先絞碎打散,把塑膠膜跟紙漿分開。台灣一家歷史悠久的紙漿公司生物技術處研究員楊茜諭說,如果沒有塑膠膜分離,就無法做再生紙,「因為沒辦法變成均質的紙張,像如果做成影印紙,上面就有很多透明點,後續會造成很多品質上的問題,比方說,油墨遇到透明污點,可能印不上去。」 
 
目前台灣有三家紙容器處理業者,其中九成回收集中在苗栗一家工廠。回收基金管理會一直以來都對便當盒這種紙餐具,徵收每公斤5.4元的回收處理費;對牛奶盒紙盒包製造業者,徵收每公斤3.32元。但是補貼給回收處理業者的費用,是每公斤7.25元。一直到2021年6月和8月,才逐步調降補貼費到5.69元,來減少紙容器回收基金的虧損。未來,回收基管會希望提高徵收費用到9.06元,但還要跟業者協商再協商。 
 
紙容器回收的麻煩,除了徵收回收處理費需要再協商外,第一線的回收廠也很困擾,因為很多民眾都會把紙容器丟進紙類回收,不得不再花人力分類揀選,回收廠認為很不划算。 
 
此外,很多紙容器都沒沖洗乾淨,除了造成髒臭,「尤其疫情的時候,不要說這個乾淨,我們看了都怕,誰吃過?誰要去做這個事情?沒人要做啊 !」回收廠老闆吳基正說。 
 
台灣一年要消耗大約80億個紙容器,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認為,源頭減量還是很重要,「免洗飲料杯有一個政策就是,要求飲料業者要提供自帶杯具優惠,我覺得紙餐盒一樣,也可以提供自帶餐盒的優惠。」 
 
謝和霖表示,現在紙容器回收費用的徵收有兩個麻煩,一個是合法業者短報產量,藉此少繳費用,「假設他做了100個單位的紙餐盒,他可能說,我只生產了50個,另外50個是一般商品紙盒。所以報給環保署的營業量就少了一半。」 
 
另外,紙容器業者也有不少地下工廠,根本收不到費用,「技術不是很難,所以也有很多紙餐盒製造商,他們可能是地下工廠,萬一被抓到,可能改天就移到另一個地方,所以環保署等於面對很多黑數。」謝和霖說。 
 
他認為,物品生產的時候就要想到「未來回收怎麼辦?」台灣和一些國家也已經開發出不含塑的紙容器,應該多多推廣,讓消費者有選擇的機會。 
 
這種不含塑的紙容器,台灣一家紙漿公司已經開發完成,申請專利,它是用什麼原理?其實它就是在紙漿上,塗一層水性塗層,這個塗層「暫時」阻擋水、油,被紙纖維吸收,大約可以阻擋八小時,很足夠吃便當或喝飲料所需的兩、三個小時。 
 
「它延緩油跟水穿越紙纖維孔隙的時間,有點像比較胖的人要塞進一個小洞,要塞很久。但是硬塞的話,還是過得了。如果是塑膠分子,就完全沒有洞;如果像紙張,就是一個大門,它直接走過去就好。」紙漿公司生物技術處研究員楊茜諭說。 
 
這種不含塑的紙容器,使用完畢、沖洗乾淨,就當一般紙類回收即可。紙漿公司總經理陳瑞和表示,希望可以調降回收處理費用,「目前有塑膠的產品,跟我們沒有塑膠的產品,食品容器稅率是一樣的。希望有一些區隔,可能可以鼓勵業者多生產這種沒有塑膠的產品。」 
 
本所提供使用者有文書軟體選擇的權利,本網站文件皆為ODF開放文件格式,建議您安裝 免費開源軟體 或以您慣用的軟體開啟。
分享給朋友 Line Line 列印 列印
資料處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