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介紹
東華里
村里長姓名
曾文昌
性別
經歷

辦公處電話
8902114
辦公處地址
彰化縣二林鎮東華里路西巷19號
東華里地名由來
東華里
  東華里位於本鎮東南隅,東臨埤頭鄉,南與竹塘相望,該里開發甚早,嘉慶十七年間即設「深耕堡過溝仔庄」,光緒卅二年改為東華庄,仍為深耕堡所轄,民國廿五改隸二林鎮,稱為東華里。該里面積約三.六平方公里,計十鄰,人口三0五戶,一三五七人,分為大佟庄、過溝仔、五戶仔、七戶仔、瓦瑤厝、試驗場、湖內、頂番仔厝、下番仔厝、頂西庄仔、下西庄仔、頂江西店仔、二戶仔等十三個村落,是本鎮人口居住最零散之里。

一、湖內及大佟庄

  「湖內」早在清同治年間即有某姓不詳大戶遷入定居,因遭強梁劫掠乃遷而他去。至光緒末年復有陳聚氏遷入,又因砂丘綿亙,五穀不生,難以維持生計而他徙;迨民國初年芳苑鄉後寮庄人陳森及林得、林勤兄弟移入定居而逐漸聚成村落,以其地勢低漥而名之「湖內」。
   大佟庄仔又稱大東庄仔,其名已無可考。據當地耆老口述︰大佟庄之開發始於嘉慶十六年,由沙山(今芳苑)草湖人陳氏首先人墾。

二、頂、下番仔厝

  番仔厝居於東華里之中部,相傳該處原為紅毛番(荷蘭人)之舊居,鄭成功攻台時曾於「頂番仔厝」發生大規模械鬥,激戰三天三夜,死傷無數,血流成河,荷蘭人終不敵敗走,而其所遺留舊居為漢人佔用,其後各地人士逐漸入徙,陸續向南開發而形成另一聚落,人稱「下番仔厝」。惟村人所謂「荷蘭人」應為以訛傳訛,因荷蘭人統治台灣始於明朝天啟四年,而征服「二林社」則為崇禎十五年(西元一六四二年),平埔族「二林社」頭目南下大員(今赤崁)向荷蘭總督社拉第紐斯簽訂降約,但荷蘭人侵台目的在於經濟貿易,並未派兵或移民屯墾二林,因此「番仔厝」之名來自「毛紅番故居」之說頗值商榷,其若以漢人與平埔族之械鬥則較為合理。

三、西庄仔

  西庄仔居民約有卅八戶,以其位於小埔心之西方而得名,據莊氏族譜記載︰康熙三年(西元一六六四年)莊三郎由漳州府南鐘縣店仔尾首先遷入本鎮,定居於東華西庄仔,其後逐漸繁衍,並莊姓陸續遷入而發展成所謂的垓台十三庄,據此推算,西庄仔人口雖少,但卻為本鎮東南各村落之發源地,其開發至今已有三百餘年,為目前鎮內各聚落開發有記錄之最早者,惟何以西庄仔人口至今仍僅數十戶,實令人殊難理解。

四、過溝仔

  過溝仔位於東華里之正西方,屬第七、八鄰,隔原竹路與漏瑤相望,為該里之最主要聚落。居民約八十五戶,三六0人,主要姓氏為莊、陳、曾,絕大部份為閩人。
   據村內耆老莊金水先生表示,約於八十年前村裡僅十七、八戶,聚落範圍今昔略無重大差異,惟民初時期住戶較為稀落,而當時之主要族群亦以莊、陳、曾構成。莊氏為垓台十三庄之一為福建南靖冊洋第十世莊世松來台後直接定居於面前厝(今竹塘民靖村),其子孫則散居附近各村落,今已傳至第廿三世,以此推算,過溝仔庄聚落至今應有一八0年以上,而陳氏則於光緒末年由芳苑後寮村及草湖遷入,曾氏約於乾隆十二年時遷入漏瑤定居,過溝曾氏亦為其繁衍擴散之後代。
   有關過溝之名,據傳開發初期聚落之西與漏瑤隔鄰處有一條水溝,當時行人對外交通均需涉水而過,因而稱為「過溝仔」,至今村內仍存有一句俗諺「漏瑤跳過溝」。

五、七戶仔、五戶仔及試驗場

  七戶仔位於東華里之正東方,為刺仔埤圳與源成大排之間之小村落,約有廿一戶。其地名由來源於清光緒年間源成農場成立招佃墾殖時期,因村落形成之初,共有七戶首先遷入定居,故稱為「七戶仔」。該七戶為吳昌圓、吳阿松二戶,曾阿房、李玉河、陳筆、江朱文等,其中曾、吳、李姓等三戶為竹苗客籍、陳氏及江姓為河洛人。其後陳筆遷去,徐姓繼之。江朱文之弟又因老家路口厝四戶仔被日本人征收闢為機場,再遷入定居至今。目前全村均為該七戶之後代。
   試驗場位於過溝東南約五00公尺處,因原為添成農場之實驗區,故稱「試驗場」,今僅餘陳姓二戶居住。
   五戶仔位於東華里之東南角,係清光緒廿六年竹苗客籍人士簡萬等五戶移入拓墾源成農場土地而來,今全村均為該五戶之後代。

註︰「漏瑤」二字正確應都為「石」字旁,因電腦無此二字,而以其代之 。

村里長:曾文昌
分享給朋友 Line Line 列印 列印
資料處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