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介紹
大永里
村里長姓名
莊明章
性別
辦公處電話
8902040
辦公處地址
彰化縣二林鎮大永里永安路1-2號
大永里地名由來
大永里
  大永里位於二林市街東方五公里處計八鄰二六四戶,一二一八人,面積約一.五平方公里,海拔十六公尺,主要姓氏為莊、葉、陳三姓,住民以務農為業,全里人口集中,僅有大永庄一個聚落,是本鎮唯一單一村落構成之里。
   大永原名大排砂或大排柵,俗稱大目砂,於嘉慶十七年(西元一八一三年)隸屬深耕堡,光緒卅一年改屬二林下堡,民國卅五改名「大永里」。大永之名係於光復後調整地方建制時因保正莊加在識字不深,乃邀集村內文士陳姓及代表莊文瑞共商新名,因莊里長堅持留下大排砂之「大」字,幾經商議後採莊文瑞所提「大永」為名,取其龐大而永遠之意,但至今村人仍多以大排砂稱之。至於「大排砂」之村名由來,一說為該村之北原有一長列沙丘,該列沙丘東起埤興山線頭(約今之彰水路西側沙崙頭一帶),經東勢柵、大排砂、里厝、山寮、新庄、埤北,至後寮仔止,不該村處於此一橫亙東西的大排砂丘之南側,故稱於「大排砂」。此說雖有幾分道理,但依原始記載嘉慶十七年將該村劃為深耕堡之初係名為大排「柵」而非大排「砂」,惟又依耆老莊文瑞於受訪時表示曾於年少時(七十年前)曾親眼目睹先祖排位亦書寫「柵」字,依其解釋,台北市的「木柵」區於閩南語亦作「砂」音而寫「柵」字,故亦毋庸置疑。另一說法該為「大排柵」地名由來係因該村北側原有一排水溝(即今之大永排水)且有刺仔埤圳流經該村東側,從前農作灌溉常以木板截斷水溝引水入口,有如今之水閘,而大排柵之「柵」字為截水之義,「大排」則解釋為大排水溝,合而為「大排水溝之閘門」,並非如前文所謂之「一大排」列砂丘,該二說法究係何者正確已無可考。惟據推論,大永庄北側之沙丘應形成於一八九九年之戊戌水災,濁水溪改道後,原河床之大量溪砂經北風吹襲後所堆積而成至今僅二百年,而大永早於西元一八一三年(嘉慶十七年)即已成為深耕堡之一村,前後相差約八十餘年,顯屬予盾。況以閩人命名習實,縱使村落形成於整排砂丘之下而取名為大排砂,顯亦遷強,因閩語鮮少以「排」為單位去形容砂丘,倒是以「大排柵(閘)」命名較為合理可信。

   大永之開發始於莊姓,大永莊姓屬 源蓬秉山 源一世祖之後,其十一世遷福建青陽相傳約於二百多年前有第四世莊氏由的建再遷入南投輾轉定居大永,莊氏育有二子,因而今之大永莊氏概分為大房與二房等二大系統,依據目前輪由竹塘祭拜之莊府千歲及莊氏祖先牌(位公媽龕)記載︰大永莊氏始祖葬於「西保田」,亦即約於今之大永公墓附近,可惜因疏於照顧,且大永公墓地勢低漥,每有喪葬必填高數尺,創始祖墓今已湮沒於荒草之中,莊氏後人近來數度遍尋無著,此則大永一大憾事。

   清朝末年原於大永庄北設有「大和糖廓」產製紅糖,民國初年因缺水停產,間接影響大永早期經濟活動甚鉅,其後辜氏農場併入明治製糖會社(今溪湖糖廠)。約於昭和十二年(民國廿六年)糖廠為取得有機肥料,乃獎勵農民養豬,每戶配給五分(五000平方公尺)土地,吸收竹仔腳、十三甲等農民前來定居,平時並以充任農場雜工為業,至民國卅三年結束所有獎勵辦法,原散居於大永北側之零星住戶部份遷至塗仔崙,部份則徙至今大永庄北鐵路沿線,同時農場為取得完整土地,仍以交換方式獲取大永北側計六十八公頃私有土地,也因此使得農場與民地經渭分明,此則造大永單一而集中的聚落風貌之主因。


村里長:莊明章
分享給朋友 Line Line 列印 列印
資料處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