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劉家(月眉池團圓堂)第10代於清康熙年間(約西元1700年)由福建省漳州府南靖縣遷到嘉義民雄落腳,前後居住約有47年之久,之後父子三人再遷居彰化縣社頭鄉月眉池,現今人口約有800人,而其中約600人散居全台各地,約只有200人目前尚居住在月眉池現址,每年四節散居全台各地之劉氏家族後裔皆會返鄉祭祀祖先,以表緬懷祖先福澤之慎終追遠。到了第12代(清嘉慶年間)孫劉元炳上京考取武舉人,並獲賜「武魁」之匾,之後即回鄉豎旗祭祖,祖祠兩端興建成「燕尾脊」並於廣場前豎起「旗官牌」之石製旗座。以當時貧窮落後之農村社會來說,是一件相當值得光宗耀祖之盛事,風雲際會劉家族人皆與有榮焉。月眉池團圓堂祖祠原三合院之建築當時房子只有11間,歷經子孫十多代之瓜瓞延綿,現今房子已有420間之多,房宅四周佔地約有三甲地行政區域劃分為三個鄰,該三合院之建築除正身外另有北邊七個護龍南邊六個護龍總共計有十三護龍,以閩臺傳統之建築來說可以說是一個具有相當特色之大聚落。為長久保持該大聚落之特殊景觀,該十三護龍之大宅院自早年即有規定興建房子不得蓋樓房,劉家子孫也都有此共識嚴格遵守至今。月眉池宅落從空中俯視其狀成圓形,當初其先祖興建祖祠時為祈後代子孫皆能團聚、事事圓滿故取名為「團圓堂」。現今之「團圓堂」係於民國八十五年時因遭逢回祿之災,而後由劉家子孫大家捐款重新翻修而成。